青大要闻
· 我校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 校长魏志强到海慈医院调研
· 校领导会见上海政法学院客人
· 校领导带队赴市南区推进...
· 我校与埃及科技大学举行...
· 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
· 我校召开2024年高中校长...
· 学校召开AI供应链“校企...
文化学术
· 我校2024年度山东省自然...
· 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
· 我校研究生在首届中国研...
· 我校王风华获九三学社全...
· 化学化工学院王国明教授...
· 我校学科交叉成果发表于...
· 自动化学院本科生在机器...
· 我校青年教师宋建军在国...
综合新闻
· 中国中检山东公司一行来...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档案馆(...
· 学校举行2024“招办进校...
· 非遗文化走进高校活动顺...
· 校领导到历史学院调研指...
· 我校成功召开2024纤维基...
· 我校智荟沙龙——第1期“...
· 学校举行2024“招办进校...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综合新闻>>正文

贯彻十六大精神 开创工作新局面 ——访我校部分干部师生 

作者:      来源:      编辑:        日期:2002-11-29     阅读:1

贯彻十六大精神 开创工作新局面——访我校部分干部师生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后,全校上下无不精神振奋,豪情满怀,一个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正在校园里掀起。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我校部分干部师生。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六大精神,把十六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努力开拓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做出贡献。

陈秉聪(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全国人民万分激动而振奋的心情中,党的十六大胜利闭幕了。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旗帜鲜明地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求实创新,在各个方面都有新思路、新突破、新局面、新措施。

创新的基础在教育。十六大报告突出强调了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该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报告精神,乘此东风,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出巨大贡献。我以即兴创作的一首小诗来表达此时的心情:“喜逢盛世迎朝霞,耄耋稚心情焕发。余辉静耕不知老,扶教学子献中华。”

夏九惠(我校医学院前身青岛医学院原副院长):十六大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世纪走向更加强大、更加繁荣的宣言。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感到由衷的自豪和振奋。特别是看到党的领导集体年轻化、知识化我更是高兴,这充分表明我们党是后继有人、继往开来的党,我们党的事业一定会更加兴旺发达。为了推进党的领导层的新老交替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一批担任中央领导职务、为党的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老同志退出了中央委员会,表现出了高风亮节和远见卓识。我相信,党和人民将永远记住他们的历史贡献。

邵彬(校党委常委、师范学院党委书记):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我们一定带头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十六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做到勇于实践、锐意创新,把学习、贯彻好十六大精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学院的首要任务来抓,突出重点,联系实际,积极推进教育创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把学院的改革事业推向前进。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教育改革、发展和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是硬道理。作为高教工作者,我们要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做好“两个思考”、完善“三个规划”入手,在办学思路、办学体制和办学机制上不断创新,进一步加强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优化师资队伍,加大教育科研工作力度,逐步提高办学层次,提升办学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行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树人工程”,构建与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本科教育发展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好师范教育的特色品牌,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对十六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把全院师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把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上来,在新一届党中央的领导下,以新姿态、新思路、新举措、新突破,开创教育事业新局面。

刘德英(校党委宣传部部长):生物学法则告诉我们,生物进化存优淘劣。这个法则的基础是,生物的演进必须以随时随地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外部环境和生存条件为前提,事物的存在与发展无不如此。一个政党、一个社会,如果固守教条、一成不变,那么这个政党就没有希望,这个社会也是没有前途的。所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才深刻地揭示出事物发展变化的本质规律。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史。毛泽东同志科学地运用马列主义普遍原理,找到了中国人民的解放道路,使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从黑暗走向光明。邓小平同志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康庄大道。在充满时代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十六大报告的丰富内容中,通篇贯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一时代强音,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没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勇气,中国人民就不可能冲出黑暗走向光明;没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勇气,就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没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勇气,就没有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十三年的巨变。与时俱进,生龙活虎;开拓创新,繁荣昌盛。“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就是这个道理。

赵有田(马列部党总支书记、教授):党的十六大是在我国面临着21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我们党整体性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大会。这次会议的重大意义在于:第一,系统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而解决了我们党在新世纪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第二,对实现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制定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第三,胜利地完成党的高层领导集体新老交替,选出新一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机构成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党的十六必将以做出这三大贡献而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

刘怀荣(文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新中国建立以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文化发展并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民族文化更是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近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文化建设也逐渐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但前几年里,最流行的说法是所谓“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这其实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文化在民族复兴大业中的意义。“三个代表”的提出,可以说是新中国历史上对文化认识的一次重大突破,这一思想在十六大报告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阐发。江泽民同志强调,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旗帜鲜明地把文化建设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这意味着我们这个民族已经开始进入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种要素均衡发展的阶段,这是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一个良好的开端,也是民族文化即将进入兴盛期的一个标志。

韩旭(理工学院环科系学生辅导员):我逐字逐句地学习了十六大报告,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作为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要把心中澎湃的激情化为日常工作的动力,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自己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具有先进性的工作,我们必须坚持高格调,强调先进性,必须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向他们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实践“三个代表”。

十六大报告十分重视创新,前不久,江泽民同志还提出了教育创新。作为一名年轻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响应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创新的号召,根据新形势不断研究新问题,开拓新思路,总结新经验,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良好精神状态。

崔家远(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校研究生会主席):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了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文化事业的重大意义,尤其强调了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使我们深受鼓舞。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我校也步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也不断发展壮大,广大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条件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十六大报告极大地振奋了我们广大研究生的精神,我们一定要勤学勤思、大胆创新,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出我们的青春和学识。

张大伟(校学生会主席):党的十六大精神极大地激发了莘莘学子奋发成才、报效祖国的热情。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一定要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政治理论素养,不断完善自我。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牢记“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座右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