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见习学生记者 王 迪
来源:
编辑:报社
日期:2011-06-10 阅读:1
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复试,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面对接连而至的好消息,师范学院中文系2007级孙彤心生感慨,她一再说,要感谢马光亭老师,感谢曹安娜老师,还有身边的很多人……喜欢架子鼓、摇滚乐,考进大学后一门心思要组建自己的摇滚乐队;卖过饰品,做过中介,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创业;对学习专业课没投入多少精力。懵懵懂懂、忙忙碌碌一个学期下来,乐队没能组成,创业没有成功,期末考试成绩位于全系倒数之列……这是孙彤入学后曾经历的一段大学生活。失落、苦恼、迷茫促使她静下心来反思,难道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和结果吗?
2008年春天,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孙彤从失落和苦恼中走了出来。那是清明节成为国家法定假日的第一年,假日期间,师院中文系副教授马光亭组织同学们到即墨百陵园做民俗调查,孙彤被指定担任组织工作。她与40多个同学一起分发调查问卷,最后以报告的形式作了总结。“老师的信任、重视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也为我洞开了一番新的天地。”孙彤说。因为这一次经历她喜欢上了民俗学,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决心充实地度过大学生活的每一天。之后,孙彤又参加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墨小龙山传说、国家文化部课题田横祭海节、国家课题苏北地区乡村基督教研究等民俗调查活动。每一次走访、调查,每一次分析、总结,她都做得十分的认真。有一次做关于田横祭海节的调查,采访完了一个老渔夫,大家都很累了,就坐在旁边休息,而孙彤还在和老渔夫交谈,她一边询问鱼钩是什么样子,一边在本子上画出鱼钩的图样,并细细地询问鱼钩怎么用。有同学问她“你不累吗”,她说自己也很累,但有不明白的地方就要弄明白。“师姐就是那种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谈起孙彤,2008级中文系李晓红满脸的钦佩和羡慕。孙彤的付出也有了收获,《即墨小龙山庙会》、《莱西饽饽磕子》被收录在《乡土青岛》集中,《三官庙:被湮没的道教文化》发表在《青岛晚报》上……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孙彤不断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凤凰台小学教育实践、盲校运动会志愿者、报纸义卖等许多活动中都留下了孙彤的身影。2010年6月至8月,孙彤被指派担任南弗罗里达大学与我校合作的中美文化纽带项目学生负责人,她负责协调项目中的各种活动安排以及中美同学之间的关系等,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跨文化交流能力。师院中文系教授、中美文化纽带项目负责人曹安娜说:“之所以选孙彤担任这个项目的学生负责人,是因为她有自己的方向,并且能坚持自己的方向不断地努力下去。”
大三寒假时,孙彤选择了北师大的民俗学专业作为自己学业规划的下一个目标,从此开始了复习考研之路。
“英语:1.晨读(作文+单词)2.托福(听力1-1.5小时听完第一部分)考研一篇阅读(新题型);政治:背理论、看真题;社会学:浏览三、四篇,列大纲(做了1小时40分钟,未完成);民间文学:神话部分;民俗学:民间信仰部分。”这是孙彤的计划本上记录的一天安排。对于考研,她采取计划详细、效率第一的策略,将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一一列成表格记在本子上,每天按照表格一项一项地做,完成一项就划掉一项,并且不时写上几句激励自己的话。记者看到,她的计划本上划满了五颜六色的对钩、曲线、直线等标记。“她就是那种该玩就玩,该学时就努力学习的人,考研时她真正做到了早六点晚十二点。”舍友吕霞这样描述考研时的孙彤。孙彤坦言,考研期间,她也遇到过瓶颈期,有段时间英语成绩不管怎么努力总是没有提高,专业课复习也没有效率,人开始变得急躁,这时她在计划本上写下了“不慌不忙,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向前走”,让自己变得平静一些。
考研结束后,孙彤采纳了马光亭老师的建议,向香港中文大学递交了申请。她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整理了大学四年的收获,优异的学习成绩、民俗调查研究方面的成果、以及在中美文化交流项目等活动中的出色表现,让孙彤赢得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好评,经电话测试后,人类学专业录取了她。随之而来的好消息是她进入北京师范大学的复试。经过综合考虑,孙彤放弃了北师大,选择了香港中文大学,她说想换一下学习环境,香港中文大学有另一种魅力在吸引着她。
曾经利用暑假学习过德语的孙彤,现在正主攻GRE并且努力学习粤语,为8月份去香港做准备。对于未来,她说:“我想成为一名学者,潜下心来好好研究学问。也许未来我会留在香港读博,也许去美国继续深造,总之追求更高的目标是不会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