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要闻
· 学校组织召开医学发展战...
· 青岛大学第一届理事会第...
· 学校举行大学生红色文化展演
· 2021届青岛大学纺织服装...
· 重庆市就业系统领导干部...
· 我校与国家体育总局、海...
· 校党委书记胡金焱撰文谈...
· 学校召开校长办公会深入...
文化学术
· 我校博士研究生葛新瑞在...
· 华中科技大学李文龙教授...
· 浙江农林大学孙庆丰教授...
· 物理科学学院李洪森、陈...
· 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受邀...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王金...
· 国家重点实验室韩光亭、...
· 厦门大学李书昊博士受邀...
综合新闻
· 【党史学习教育】学校组...
· 学校举办第七届“永旺杯...
· 青岛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
· 我校威海创新研究院参加2...
· 学校举办“爱心助学,学...
· 省教育厅第三轮安全督导...
· 学校举行第五届大学生决...
· 学校举办2021年全民营养...
  文化学术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文化学术>>正文

浮山讲堂举办第66期讲座“《史记》何以成为文学经典”

日期:2017-05-10      来源:      作者:张瀚予     编辑:李鹏       阅读:1

新闻网讯 5月7日晚,由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新科主讲的浮山讲堂第66期讲座“《史记》何以成为文学经典”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国学研究院院长刘怀荣担任主持。

讲座伊始,张新科请在座师生分享了他们对讲座主题的认识。他指出,史学著作之所以能成为文学领域的经典,首先在于其本身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这是成为经典的根本和基础,是内在价值。当晚,张教授则主要从其外在价值——历代普通读者、评论家、文学家对其的研究、点评和推广——阐释了《史记》成为文学经典的原因。

从文化背景来看,唐以后历代统治者对修史的重视,科举考试对《史记》内容的考查,宋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史记》的普及。明代套版印刷术的兴起为评点甚至辑评《史记》提供了方便,清代屡兴文字狱,文人学者为免遭祸只好埋头于古籍,考究、细读点评《史记》蔚然成风。从文学角度来看,历代评论家关于“班马优劣论”等问题的讨论,唐代古文运动、明代文学复古运动、清代桐城派对《史记》笔法的学习,唐代传奇小说,元代杂剧,以《水浒传》为代表的小说或传记对《史记》题材的挖掘以及艺术手法的借鉴,都是《史记》文学经典建构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中元杂剧更是将《史记》中的典故搬上戏剧舞台,让《史记》走向普通大众。近现代时期,曾国藩、王国维、梁启超、林纾、李景星、章炳麟、鲁迅等人都在著作中不同程度的论述了《史记》的文学价值,《史记》的文学经典地位进一步加强。

在提问环节中,张新科表示,太史公确有借历史人物发表个人思想,抒发个人情感的地方。而不同篇目的风格多样化则是其文学才能的施展,在历史基础上进行诸如“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的文学创作可以有效地渲染气氛,是文史结合的典范。张新科强调,“经典不是自封的,是经过不同时期、不同读者的检验确立的。”